正是“草木百年新雨露,车书万里旧江山。”回首中国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之路,可谓一部在求索与探寻、奋斗与崛起交织辉映中坚韧前行,磅礴不息的壮丽史诗。四十年来,中国社会各个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伟大变革,而在党的自身建设方面,更是取得了历史性成就。从八十年代提出的《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》到十六大提出将思想建设、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,从十七大指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,到十八大以来立体化、全方位推进从严治党,明确提出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,这每一步,都走的从容且坚定,每一次变革的发生,都是我党在鼎故革新中总结的宝贵经验。未来,持续推进改革步伐,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,不仅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,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重要内容和内在要求。
推进党的自身建设改革要深入全面,在“方法论”中找答案。“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,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”,党的自身建设改革也不例外。因此,持续推进党建改革,首要一点就是坚持问题导向,找准问题、抓住矛盾,有的放矢、对症下药。例如在深化党的组织制度改革方面,核心问题便是如何不断建立健全党的组织制度体系、维护中央权威和党的团结统一,这就对进一步严格党内生活制度、完善党委工作制度、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和党内选举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改革要求。而要细致稳妥的回答这些时代的“考题”,只有“带着问号找答案”,先找准找对现阶段党内组织生活中存在的“沉疴痼疾”,例如部分党员参与党内生活不积极不主动、党委工作制度执行不到位、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等“顽疾”,才能行之有效的采取有力措施进行“治疗”。这不仅是推动党的制度建设各项改革措施稳健进行基本遵循,更是保证各项改革成果健康稳固,形成良性发展的首要前提。
推进党的自身建设改革要攻坚克难,在“深水区”砥砺前行。“深水区”是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经常提及的一个词语,其涵义就是各项改革措施推进途中所面临的“麻烦区”、“难改区”。正所谓浅层次的改革进行易,而深层次的改革完成难,面对“深水区”,不改则已,一旦大刀阔斧的凶猛发力,则面临“牵一发而动全身”的挑战。例如在进行围绕提高科学执政、民主执政、依法执政水平的“纪律检查体制改革”中,一定会面对体制机制的遗留问题、思想观念上的障碍阻挠,以及来自小部分利益格局的桎梏与阻力。但正如总书记曾强调的那样:“改革面临的矛盾越多、难度越大,越要坚定与时俱进、攻坚克难的信心,越要有进取意识、进取精神、进取毅力,越要有‘明知山有虎,偏向虎山行’的勇气”。改革发展的形势迫使着我们要直面“深水区”中的困难与阻力,不断推荐党建改革,就是要敢啃硬骨头,敢于涉险滩、下深海,聚合众力、融合众智,最终才能到达光芒万丈的彼岸。
推进党的自身建设改革要坚韧恒久,在“持久战”里见真章。“改革只有进行时,没有完成时”,客观世界是发展变化的,新问题新挑战会随着我们前行的脚步不断出现,所以改革也不可能一蹴而就,“毕其功于一役”的想法更是要不得。因此,无论是持续加强“顶层设计”的党中央还是不断夯实“基础建设”的各级党委都有清晰的认知,不断深化党的自身建设改革注定是一场“持久战”,在这场战役中,我们需要的除了雷霆万钧的气魄和胆识,更要有“天下大事,必作于细”的耐力与韧性,每一步,都需精心布局、运筹帷幄;每一步,都需谋定后动、蹄疾步稳;每一步,都要踏石留印、抓铁有痕。所谓“行百里者半九十”,在党建改革的进程中,只有扎实走稳眼前的每一小步,迎难而上、砥砺前行,未来方能至千里之程。
“刑天舞干戚,猛志固常在”,回顾党的自身建设改革历程,我们已经采撷了众多硕果,如:逐步完成了以党章统领党的制度建设,提高了制度建设的整体水平、党的组织法规不断完善,夯实了全面从严治党的组织制度基础、党的自身建设法规日益健全,显著增强了党的创造力、凝聚力、战斗力等等;而未来,我们要怀揣更加坚定的信仰去践行改革理念,激昂更加饱满的斗志去探索改革道路,开拓更加宽阔的路径去释放改革活力,坚持以“改革为笔”,擘画更加壮丽的党的自身建设新篇章!(安星予)